一场地震级交易震动了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2025年10月8日,ABB集团宣布将旗下机器人业务以53.75亿美元出售给日本的软银集团。这一交易不仅将可能重塑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竞争格局,更是AI资本对物理世界的降维打击,显露AI巨头向物理世界渗透的战略野心。
为何是软银?为何是此刻?
作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ABB机器人业务在2024年的营收约为23亿美元,占集团总收入的7%,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为12.1%。ABB决定剥离此项业务,主要原因是其与集团其余核心业务在技术和商业上的协同效应有限。
然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工业机器人行业正处于一个临界点。传统的机器人市场增速正在放缓,而AI驱动的下一代机器人需求却在激增。ABB首席执行官马腾明确指出:“机器人业务与集团其余业务所面对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周期亦不尽相同。”
软银的收购报价,充分展示了其对物理AI”(Physical AI)战略的坚定决心。孙正义早已在多个场合阐述了他对“人工超级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宏大愿景,而ABB机器人业务恰好提供了实现这一愿景的理想物理载体和应用平台**。
与2017年美的集团收购库卡不同,软银此次收购更具战略协同性。美的看重的是库卡在中国市场的自动化潜力,而软银则着眼于ABB机器人在AI时代的接口价值。
全球工业自动化巨头的应对与布局
面对软银的这一交易,全球工业自动化巨头们都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估自身的战略定位。
发那科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一直采取相对保守的战略,专注于传统工业领域。但其在AI和机器学习方面的投入明显落后于时代需求。发那科需要警惕,软银在获得ABB的渠道优势后,可能会迅速推出AI集成的解决方案,对其市场地位构成冲击。
安川电机在伺服电机和运动控制领域积累深厚,但其机器人业务始终难以突破第一梯队。尽管安川正在加大对协作机器人和行业专用解决方案的投入,但进展仍显缓慢。
库卡被美的收购后,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显著增长,但在技术革新上步伐不大。它同样需要面对软银可能借助ABB的全球网络,快速推广AI集成机器人解决方案所带来的竞争压力。
西门子和罗克韦尔自动化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另一极,则更专注于软件和数字孪生领域。西门子通过Xcelerator平台构建生态系统,罗克韦尔则专注于智能机器和生命周期管理。两者都可能成为软银未来的潜在合作伙伴或有力竞争对手。
至于三菱电机、欧姆龙等日系厂商,虽然在特定领域有深厚积累,但整体竞争力与“四大家族”仍有差距。为应对变局,这些公司可能会积极寻求与AI企业的合作。
ABB的战略重构:聚焦核心还是放弃未来?
ABB此次剥离机器人业务,是其持续聚焦电气化与自动化核心业务的决定性一步。交易完成后,ABB将获得约53亿美元的现金净收益,并产生约24亿美元的非经营性税前账面收益。
ABB集团董事长傅赛表示:“该报价充分反映了机器人业务的长期优势,此次出售将为ABB的股东创造直接且可观的价值。” 然而,业内不乏质疑的声音:ABB是否过早放弃了下一次工业革命的“门票”?
调整后,ABB将精简为三大业务领域,并将机器自动化部门并入过程自动化业务领域。这一调整能使ABB更集中资源,巩固其在电气化和过程自动化等领域的领导地位。但从长远来看,机器人业务正是连接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关键节点。放弃机器人业务,可能使ABB在未来工业数字化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此外,领导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业务近十年的功勋高管安世铭的离开,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对构建ABB全面的机器人产品组合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离职可能引发进一步的人才流失。
软银的“物理AI”版图与行业影响
孙正义毫不掩饰他对“物理AI”的憧憬:“通过与ABB机器人的联合,我们将把世界级的技术和人才汇聚在我们共同的愿景之下——融合‘人工超级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推动一场将引领人类前进的颠覆性革命。”
软银并非将ABB机器人仅仅视作一个传统的工业硬件制造商,而是将其视为实现其AI战略至关重要的物理载体和应用平台。长期以来,软银通过其愿景基金在AI、物联网和机器人领域进行了广泛投资。
收购ABB机器人后,软银可能从以下几个方向重塑行业:
技术融合: 软银可能会将其在AI算法、大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与ABB的硬件能力结合,开发出能自主学习和适应环境的下一代机器人。
商业模式创新: 软银可能推动机器人行业从传统的**“产品销售”向“服务订阅”转型**,通过AI服务持续创造价值。
生态系统构建: 软银可能将ABB机器人打造为开放平台,吸引开发者构建应用,形成类似苹果App Store的机器人应用生态。
行业整合加速: 这一交易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其他科技巨头如谷歌、亚马逊等,可能寻求与剩余机器人巨头的合作,加剧行业整合。
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中国在这一变局中面临独特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目前每万名工人仅有17台机器人,远远低于韩国的365台和日本的211台,市场潜力巨大。
新松机器人、埃斯顿等本土厂商有望在变局中寻找市场缝隙,但需要快速提升技术实力。美的集团作为库卡的所有者,需要重新评估其机器人战略,以应对软银带来的新竞争态势。
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在AI领域积累深厚,可能会加快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他们有可能寻求与发那科或安川电机的合作,以对抗软银的领先优势。此外,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升级,这一交易可能促使中国加快在工业AI和机器人领域的自主创新步伐。
行业未来五年走向预测
软银收购ABB机器人业务,将加速工业机器人行业的颠覆性变革。未来五年,我们可以预见以下关键趋势:
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 到2028年,大多数新部署的工业机器人将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行业格局重塑: “四大家族”的概念可能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AI原生”机器人企业与传统企业的竞争。
新兴应用场景爆发: 在医疗、物流、服务等非工业领域,机器人应用将快速增长。
人才竞争白热化: 兼具AI技术和机器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监管和伦理问题凸显: 随着智能机器人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标准将逐步建立。
结语
软银收购ABB机器人业务,标志着工业自动化进入新纪元。这不仅是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更是两种商业逻辑的碰撞与融合。
对于传统工业自动化企业而言,它们必须重新思考自己在AI时代的定位。对于科技巨头来说,这一交易清晰地展示了向物理世界扩展的路径。
孙正义的“物理AI”愿景能否实现,将取决于软银能否有效整合ABB深厚的工业底蕴与自身的AI优势。但可以肯定的是,工业自动化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所有玩家都需要重新洗牌。未来的竞争不再是硬件性能的比拼,而是生态系统和AI能力的较量。这场刚刚开始的革命,将决定未来几十年全球制造业的格局。
在线咨询
提示:系统优先提供真人服务。非工作时间或繁忙时,会由 AI 生成回答,可能存在错误,请注意甄别。